這兩週太極班的對練時間,又輪到下蹲與迴身撇身捶的互動練習,努力喚醒學生手的感覺、手和身體的連貫。
有時候發現做不到,跟心理也有關。
有些同學做動作時,表情或肢體語言幾乎讀得出內心戲:
這樣不知道行不行,我這樣就夠了嗎,失敗怎麼辦,這是對的感覺嗎,這是不對的感覺嗎?老師看了我一眼....(下略五十字)
我以前也會這樣。只要掉進那個漩渦,身體的質感就變得很奇怪,反應力變差。
但把注意力拉回動作上,動作重點縮減成單純的二三個,強調動作目標,方向正確之後再加細節,幾次之後大家多少都能成功。
***
成功一次之後,有時候心裡的聲音更容易跑出來,有些人立刻開始試圖用理智和過去經驗、所學,解釋剛剛的高峰經驗。
.......那高峰經驗很可能止於高峰經驗,很難重現。
偏偏那個高峰通常只是小土丘,之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不該讓高峰永遠是高峰。
而且身體鍛鍊有時候需要完全不同的身體運用邏輯,需要跳脫固有的經驗。
所以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一開始不用多想,讓身體持續模仿做到,習慣這個現實。
________
延伸閱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