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

頭面部張力的調理

◆ 頭面部張力不一定來自頭面部

上週幫朋友調理時,得到豆花老師指點,加上前幾天上課也講到相關內容,正好整理一下目前的經驗。


頭面部有張力,不一定是頭面部的問題。即使個案覺得不舒服的是頭頸,我們也會去找張力來源是頭頸本身,或是身體其他地方。


◆直接調理可能的後果


頭頸的肌肉較小較弱,如果主要的影響是身體其他部位,頭頸調順之後下方的張力會直接拉扯到頭頸,可能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。


這問題雖然沒在頭頸經歷過,但初學時曾經礙於場地,接連幫肩膀不適的朋友調理肩臂,剛開始有改善但後來仍不舒服,就被豆花老師提醒過這樣的概念。


既然剩下的狀況是腳的影響,那再怎麼調理手,手也只會一直被歪掉的腳扯歪。幫友人調理腿腳之後,肩臂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改善。


所以原則還是找到主要的張力來源去處理。


◆案例


親人從小到大幾度撞到頭,偶爾頭暈或脹或痛,看西醫得不到明確的診斷。摸起來除了頭部有表皮糊糊或緊繃的區域,也能感到下方來的明顯張力拉扯,所以會追著張力從手腳開始調理。


親人身上的張力來源通常是腳,有時是手,也有一次是胸背。主要的張力來源處理好,頭部的不適通常大幅改善。如果這時頭上還有卡住的地方,再找到問題點鬆順的姿勢(有時需要加上器械刺激),就會鬆解開。


最近幫磨牙困擾的朋友調理,評估時覺得手腳都有狀況,顳顎關節隱約緊緊的,豆花提示了卡住的點在耳後,要把手腳調完,脊椎順接到耳後卡住的點,才能鬆開。


調理過程確實是手腳的狀況解除之後,摸著兩耳後皮膚緊繃不動的點,那兩點和脊椎接順的同時就開始鬆動,再請朋友張口動動關節,緊繃的狀態就改善很多。


◆例外:頭部本身有狀況


曾經調理過攀岩摔落的個案,除了身體受撞擊,頭也碰了一下,西醫確認無礙之後還不舒服。


評估時摸著頭尋找哪裡摸起來不順,下意識帶著頭在順的角度動了動,手摸到微微的鬆解感,然後個案本身的頭部不適,和一開始摸到微微不順的手感就消失了。


可能因為頭本身是主要張力源,而且之後的調理也鬆開了身上的其他張力狀況,所以並沒有因為直接調理頭而造成張力錯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