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學妹初學拳擊,每次練完就腰痠,打完太極拳就好一點,休息無法改善,不像單純肌肉疲勞,於是找我調理。
◆ 評估:身體旋扭
壓肩發現身體有旋扭。向左轉動腰部,腰就變鬆。
◆ 先處理最明顯的扭轉
繼續把身體擺順,感覺到腿腳和腹部筋膜開始滑動。把角度擺準確,從腿腳一路調到右手,筋膜隨著滑動鬆解……最後出現右直拳的姿勢。
引動右拳,肩膀和手腕都跟著鬆動。這時腰已經比較放鬆了。
◆ 處理地基
兩腳都有外翻,所以要調理腳,把地基打好,並且把腳連向腰腹的張力對順。
這樣調完後下床走動,下半身動態就順了,剩下右側肩胸卡卡的。
◆ 上身扭轉
把肋骨轉順,再把右肩到手腕動一動。這時再走動,全身的動態就順暢了。
◆ 後續調理
之後再練拳擊,雖然腰又痠起來,但比較輕微。
這次發現皮膚卡住動態,把人擺到右腳皮膚鬆順,出現下半身扭轉的姿勢。一一把腳趾到腹部的皮膚帶動鬆開,把兩腳的地基再調一次。
最後把肋骨輪流向左、右轉順,帶左、右手到直拳出拳的動作再動一動,上半身就不再有扭住的感覺,腰和肩膀也放鬆了。
◆ 關於復發
運動造成的狀況有兩個主因(衝撞等意外不算),一是結構狀況造成無法正確動作,二是不正確的動作。
拳擊要利用腳踩踏和腰胯順勢轉動,把拳頭甩出。初學比較容易不等腳和腰胯動作,就扭腰、抬手臂把拳頭擠出去。局部肌肉迅速、大力地主動收縮,筋膜容易卡住。
所以除了調理身體,還要修正動作,養成正確的新習慣。有時可能要從施力方式開始,從頭練起。
在正確到一定程度之前,確實可能復發。但如果把這視為改善必經的過程,那就有脫離的一天。
◆ 個人經驗
我當初也是每揍沙包,右手腕就壞掉,要請豆花老師修理。又調理、練習了一陣子,老師看了我出拳的方式,提點了幾個重點,我再度揮拳,手腕喀啦一聲,就順多了,老師再把細節調順,之後就沒再壞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