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哪裡肌肉無力就該練哪裡?

常聽人說,哪裡肌肉無力,哪個部位啟動困難,就去練那裡的肌肉。

乍聽之下很有道理。
但人活的好好的,為什麼特別某些地方的肌肉會無力?
從我自己運動、幫人調理的經驗發現,通常是曾經傷到,或日常累積勞損,或兩者交雜,直接或間接作用在問題點。
特別練局部,身體會努力適應,挪用其他筋膜方便動作。筋膜空間變多,初期通常都會紓緩。但原本的問題既然沒處理,就仍然存在……這下子還多了代償。
加上人體是「一動無有不動」的,只要有的部位動、有的不動,就會造成拉扯。
只動局部(或多個局部)容易會造成某些肌群的張力升高、繃住而變緊實,出現符合現代審美的「肌肉線條」,但提高整體的負擔。
換個角度來看。
也有人說,某處的肌肉摸起來就是軟軟沒彈性,所以當然要練不是嗎?
其實沒運動而鬆軟張力小的肌肉,和軟糊沒彈性的肌肉,手感並不一樣。
正常的肌肉太少使用,只是薄而鬆軟,但層次都可微微滑動,沒有卡住的地方,也沒有一個明顯的張力來源在拉扯。
軟糊沒彈性,有的是自己的層次糊掉或有地方卡著不能滑動,也有的是被其他處的拉力扯到失去彈性。
找出問題點處理好,活動不足的人就會變回鬆軟張力小的肌肉,活動夠的人很快就會變成有正常彈性的肌肉。
覺得身體很難練的人,通常讓肌肉失去正常作用的複合狀況逐漸改善,加上充足的養分攝取,肌肉就比較能正常成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