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上週末我爸撲街了…應該說是踩石墩沒踩好,撲倒在兩排石墩間。
跪倒之後上半身繼續往前撲,最後是兩手握拳前臂撐地,鼻子停在草尖前,頭往左偏脖子拉了一下。其實就是個orz
爸:最後跪趴下去的時候,時間感覺很慢,但我好無力,感覺什麼都做不了
我:其實你做了一個虎撲(標準版是直立趴下兩掌拍地,膝蓋不會著地;也可從跪姿趴下)
我:可是為什麼要踩石墩,是要練功夫嗎?爸你真的不來上武術課嗎?我的太極拳也開始教受身了喔。
爸:鼻要。
跟豆花老師說,老師表示我們後來不再練虎撲,是因為向前的動態通常轉成側身滾比較好
我:但他只有肩寬的空間
豆:好吧
開始運動之後,對自己身體的信心提高,有時會想做點有挑戰的事。不過就像教練在武術課提醒的,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」,生活中的不必要的風險還是能免則免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幸好外傷只有兩膝擦傷,脖子平日就容易不舒服的地方被拉到,平日常作怪的腰也怪怪的。若可能傷及骨頭、關節、韌帶、肌腱,請先找西醫檢查噢!
◎評估
望:目視右肩頸隆起,軀幹歪斜。
切:軀幹有旋扭,脊椎附近皮肉摸起來糊糊的,皮肉的層次偏移,胸椎和腰椎間左右錯開(__/ ̄轉90度這樣)。
斜方肌肩頸處那三角區塊和左側相比,摸起來浮浮糊糊的(張力錯亂),牽扯到肩胛內側。讓他右手握拳,右臂放到向前撐地的姿勢,右肩頸那塊摸起來就和左邊差不多了,腰也比較鬆。剩下肋骨側面還緊緊的(右側一些點會痛),整個胸廓微歪。
◎策略
摔倒時由於身體突然一緊,通常皮膚和一些肌肉會揪住,造成軀幹歪斜,也導致直接調理效果不彰。所以摔倒造成的拉扯要先鬆開。然後調理肩臂,最後把胸腰椎的張力接上。
◎調理
→摔倒的拉扯
摸到前胸、後背最卡的點,從那一兩個點去感覺軀幹在怎樣的姿態最順暢
帶動軀幹,搭著下巴控制頸部,把脊椎軀幹的力線接順,讓支撐力上到頭頸。結果是微微駝背往左看的姿勢。等支撐力穩定後,讓他坐正,軀幹的歪斜就消失了。
胸腰椎落差仍然大,嘗試在這步驟處理,帶動腿和手,接順脊椎。做完軀幹變順,但脊椎落差仍在,通常是其他部位影響的結果,所以還是按計畫最後處理。
→解開手部狀況
鬆開肩背到手部的皮膚。想直接把右腕到肩膀接順,有些鬆解感但整體的活動度仍然很差。於是乖乖做上肢的流程。
用手法調順肩臂淺層的筋膜,放鬆三頭肌肌腱,然後處理緊繃的手指,接順手指到肋骨的筋膜,有時鬆不開,發現是下臂肌肉不會動,就用牙籤刺激讓筋膜鬆開。這樣調完手指,肋骨附近的肌肉就放鬆了。
接著調掌骨和腕骨,調完腕弓仍緊繃,找到不會動的骨縫,用牙籤刺激,腕弓終於鬆動了。放鬆完尺側伸腕肌,轉頭時右頸痛改善很多,剩下深層的感覺。
→針對後頸、肩胛、腰的牽扯
先是擺好手臂向前撐地的姿勢,刺激肩胛最卡的點,這時頸、肩胛、腰都痠痛起來。比較鬆解之後,帶動手腕到肩,雖然又鬆動一些,但感覺肩臂動態仍受限,轉頭的時候,頸後內部還微微的痛。
再度確認張力,發現爸爸著地時頭往左看的姿勢,和脊椎的落差方向吻合。於是左手扣在頸後控制脊椎(每次做這動作都很慶幸我有上武術課),一節節帶動往左轉,把後胸、腰椎對成順暢的一直線。然後調整右手位置,讓肩胛、頸、腰的張力連在一起,再找到頸、肩、腰相連的筋膜層,用牙籤刺激。這時頸、肩、腰不只痠痛,還有連通的感覺,最後連通的感覺和痠感到左肩,決定剩下的之後再調理。
張力減輕之後,重新帶動右腕到肩,肩胛就能翻動了,肩胛、肩關節和手肘都有筋膜鬆解的感覺。不過這時胸腰椎落差仍在。
左手順順跑完流程,再把兩側肩背的張力對上,胸腰椎落差就神奇地在眼前消失了。這時頸部幾乎不痛,腰終於能放鬆,走路時動態也正常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
剛開始調理急性狀況時,多少會擔心問題複雜,處理不來。不過按著評估的根本原則來決定策略,實行計畫之後誠實地觀察成效,再做調整,狀況通常就能緩解。